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

凱雷資本被接管.信用風暴再起

知名私募基金凱雷集團(Carlyle)旗下違約的房貸證券基金表示,由於與債權人協商破裂,資產將由債權人接管。此舉引爆新一波信用市場風暴,造成全球股市重挫,美元再創新低,政府公債則成為避險投資人追逐的目標。
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凱雷資本公司(Carlyle Capital)12日晚上聲明,該公司迄12日止違約的債務約166億美元,其餘債務預料也很快會違約。凱雷資本尋求對其房貸擔保證券的再融資,但遭部分債權人以資產價值大幅下跌拒絕。凱雷預期13日會再遭追繳9,750萬美元保證金。
凱雷資本瀕臨倒閉震撼全球金融市場,投資人擔心更多高槓桿操作的基金違約將引發拋售資產,導致價格繼續重挫和更多追繳保證金通知,形成惡性循環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 )11日雖緊急宣布,對銀行業再提供2,000億美元的債券擔保支援,似乎未能遏阻信用危機惡化。
泰晤士報報導,除了凱雷資本外,迄12日還有六家避險基金瀕臨倒閉或停止贖回。紐約Drake管理公司12日表示,旗下3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機會基金(Global Opportu-nities )今年來虧損25%,正考慮關閉基金。Drake也考慮關閉旗下另兩檔避險基金。
另外,阿姆斯特丹GO資本管理公司宣布,凍結8.81億美元的全球機會避險基金。荷蘭國際(ING)也宣布,凍結兩檔投資房貸擔保債券的紐西蘭投信基金,資產約2.75億英鎊。
凱雷資本股價13日盤中暴跌逾70%,成為每股0.83美元;該公司自上月29日表示無法支付股東股息以來,股價已跌掉約94%。持有凱雷資本15%股權的凱雷集團表示,凱雷資本的問題不會影響集團的其他基金。凱雷集團旗下有59檔基金,管理約756億美元資產。
避險基金紛紛違約,使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13日在倫敦盤中大跌7個基點,成為3.39%,跌破七周來的低點;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跌12個基點,成為1.50%。債市分析師說,信用市場動盪比預期嚴重,公債殖利率將繼續維持低檔。歐洲和日本政府公債價格13日都大幅攀升。
國際貨幣基金(IMF)第一副總經理李普斯基12日呼籲,光靠降息可能難以對抗全球金融危機,各國需要採取稅務與支出政策。

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

店面

店面投資必勝法
在一般人的觀念中,一幢大樓最有價值的樓層一定是在一樓店面,總認為店面比土地還要稀少,它的價值自然應該更高,但是,放眼望去,目前在台灣都市中大多數地區的店面空置率不斷提高,店面的價格似乎也不易大幅提昇,這是什麼原因呢?投資人要如何由投資店面中獲利呢?
十多年前,由於台灣的房地產基本上是處於一個供不應求的環境,不論是住宅、辦公室或是店面,都有相對稀少的情況,再配合當時老百姓大多富有,於是房地產很容易成為一種投資兼保值的標的。但近幾年來,情況已經改變,一方面由於各種房地產產品的供給大量增加;另一方面,大部分的老百姓不再像過去般的富有。因此,導致各類型房地產產品的供過於求現象逐漸明顯。
在供過於求的市場中希望獲利,就不可以倚賴「感覺」,或是過去的「經驗」,而是要對產品做深入了解,對產品的趨勢也要了解,方能做出正確判斷與決策,以確保投資獲利。台灣傳統的商店型態是屬於「商住合一」的型態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迪化街的店面|前面開店,後面住家。後來,隨著建築物的進步,亦有發展成透天厝樓房型的型態|樓下開店,樓上住家。但基本上都屬於「商住合一」的型態。當時商店的區位是如何選擇呢?基本上,都是沿著主要道路發展(包括陸路及水路),因此形成「有路就有店,有店就成街」的情形。
由當時的商店型態觀察,可以同時滿足「附近型」和「通過型」的二種客戶需求。這種商街型態反映在建築物的設計上,就形成了商店連著商店開,商店群結合成商街,並發展出沿街騎樓的設計,以便於顧客逛街和進入店內購物。這種「商住合一」的型態,在過去二十年內,起了革命性的變化,其因有四:
一、都市計畫觀念的引進
我國從美國移入了「使用分區管制」( Zoning)的觀念,硬生生的將土地使用分為商業區、住宅區、工業區︰︰等的「使用分區」,又將每一種分區內建築物的使用業種加以規範,使得大型的商業空間(如百貨公司、購物中心)開始出現,這種大型商業空間和傳統的商店街,對於「通過型」的客戶產生了極大的競爭。
二、交通管理手段的嚴格
隨著社會的進步,各型汽、機車的數量亦大幅成長,相對地,道路面積即顯得不足,因此,只好訴諸交通管理手段,各商街兩旁多數被劃為紅線(禁止停車),有的地區更限制機車不得停放於騎樓。此時,除非顧客是走路上門,否則東西還沒買完,車子就被吊走,或是收到罰單,這種交通管理手段的嚴格,嚴重的打擊了商街對「通過型」客戶的吸引力,再加上相對於新興商業空間,老舊商街多缺乏停車服務,因此,更加速了吸引力的衰退。
三、週休二日的全面推動
傳統的商街都是一週七天不打烊的,因此,平常工作忙碌的顧客可以趁週六下午或週日上街逛街購物,甚至打打牙祭,這是傳統商街的重要吸引力。但不幸的是,當週休二日全面實施後,不但「附近型」的客戶減少了(休假去了),許多商店也關門休假,在以往資訊傳遞還不是十分迅速的時代,聚集式( agglomeration)的經營型態是最為普遍的,如重慶南路的書店、迪化街的布店和什貨批發、中華商場的電器、南昌街的傢俱店、衡陽路的金店及珠寶店,都是類似的聚集式商街型態;但當週休二日後,許多商店週日(或週六)也休息了,客戶失去了逛街的樂趣與購物的便利,因而轉向了大型的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,因為那裡不但貨色較齊全,停車方便,更重要的是一週七日天天開門。
四、無店面購物逐漸成熟
隨著電視及網際網路的發展,許多號稱「空中購物」無店面型態的服務(包括電視、網拍及郵購)也已經進入市場,這類型服務可以粗分為兩類:一類是買賣雙方透過郵寄的方式完成交易,這種交易型態對於店面的生存是不利的,因為其交易過程已經取代了店面的重要性;另一類是買賣雙方透過離購買方最近的店面完成交易(例如買書、買水果,買方可到最近的便利商店取貨)。這種交易型態對於店面的生存則是正面的。因此,店面的投資者,應該密切注意這兩種交易型態的發展,以利判斷。
根據資料統計,二OO五年無店面零售業(包括電視購物、郵購及網拍)的營業額為七一一億元,年增率為十四.九%,已開始威脅到傳統零售通路(百貨公司、便利商店、量販店、超級市場)約六一六六億元年營業額的市場。
不論是哪一種發展,對於店面投資者而言,都是不利的,因為,如是前者,其不利處自然不必分析;如是後者,其利益是歸於連鎖店面的經營者,因為這種指明地點的取貨(或付款)方式,與是誰的店面無關,而是與誰是經營店面者(品牌)有關,因此,店面投資者不論在哪種型態上,都無法獲利。
傳統店面的兩種機會
上述的四種重要原因,徹底的改變了商店的定位形式,現在台灣都市內的店面型商店,已無法用傳統聚集型態吸引「通過型」的客戶,這些不在附近(不論是居住或工作)的客戶,已經轉換了陣地,商店街對他們不再有吸引力。這是台灣都市內店面價值快速沒落的主要原因。那麼傳統店面的機會在什麼地方呢?傳統店面雖然失去了「通過型」客戶,但對「附近型」客戶,仍然存有優勢,因為在商店附近的客戶由於方便的原因,仍然會以最近的商店為其主要選擇的對象,這種現象就使店面產生了兩種機會:
一、店面的存在機會是以提供「服務」勝於「商品」。
不論你的商店內販賣什麼樣的產品,但是傳統商店一定要掌握住,其生存關鍵在於「服務」而非「商品」。最好的例子是,過去大同電器的品質雖比不上進口貨,但因其在各地廣設提供維修服務的店面,因此市場佔有率甚難被撼動,類似的型態,如 La new的皮鞋店、 7-11的便利店( convenient store)、寶島的眼鏡店、太平洋房屋的仲介店,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。
如果現在的店面經營者,還將自己定位於「商品」的供給者,而非「服務」的供給者,不努力做好「商圈服務」,他所面對的風險將十分巨大。
二、店面將成為連鎖( chain-store)品牌的戰場
由於聚集型商街已逐漸失去魅力。因此,原先各個商店必須赤裸裸地以價格競爭,或是在爭取客戶時,相互攻訐,影響相互的情感等(經濟學上稱之為外部不經濟)的競爭現象將會減緩。繼之而起的將是連鎖品牌之間的競爭,如小到賣煎餃(四海遊龍、八方雲集)、賣鞋子( La new、全家福)、賣便利( 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)、賣速食(麥當勞、肯德基)、賣眼鏡(寶島、小林)、賣手機(遠傳、台灣大哥大、和信)、賣貸款(富邦、中信、國泰、台新)、賣技術(曼都、小林、威廉)、賣藥品(康是美、屈臣氏),大到賣電器(燦坤、泰一)、賣汽車( Benz、 BMW、 TOYOTA)、賣房子(永慶、住商、信義),全部都成為提供連鎖店競爭的舞台,而要特別注意的是,這些連鎖店雖然賣的東西不同,但何者能落實「服務」,就必然會成為最後贏家。根據資料統計,二OO五年連鎖便利商店的營業額為一七八三億元,較二OO四年增加百分之八.九,為所有零售業中,增幅最大者,大於所有其他通路(百貨公司、量販店與超級市場)的增幅總和,可見連鎖店的競爭潛力。
計劃投資店面的啟發
了解了店面的機會,對擁有店面或計畫投資店面的人會有什麼啟發呢?
一、不要再迷信,店面就是金雞母。
過去,許多地主都認為店面比土地還有價值,因為每次土地改建之後,店面的面積都會縮小,在物以稀為貴的心理下,自然認為店面的增值空間無限,但就實際狀況觀察,許多房屋改建後,愈來愈多的地主雖然分得了店面,因為觀念不正確,故多是空著養蚊子,即使租金再降也無人問津。因此,店面即是金雞母的觀念顯然必須調整。
二、不要再迷信,只要開了店,人潮自然來。
過去,許多投資者總認為只要開了店,人潮就會流過來,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︱要有人潮,店面才有機會。換句話說,店面是人潮的結果,而非人潮的原因,因此,不應再迷信只要開了店,人潮一定會來。反而應該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去觀察人潮,去將店面買在人潮多的地方。由於都市中人潮集中於某些特定地區活動的型態會愈來愈明顯,導致大部分地區的店面將愈來愈不值錢,店面的空置率必將會愈來愈高,這種現象又會造成商街整體價值的下跌,甚至傳統商街型態的解體,這是投資人必須特別注意的三、不要再迷信,店面可以吸引到通過型客戶
未來,店面的擁有者,在選擇承租者的時候,只有二種選擇:一種是租給連鎖店( chain store) ,另一種是租給非連鎖店。就連鎖店而言,因為其自認為已有品牌知名度,因此,必會將租金壓得很低,否則他們還可以去選擇附近的店面;就非連鎖店而言,因為是單店經營,所以經營失敗的可能性極高,根據經驗資料,新開張的非連鎖性店面,在二年內關門的比例至少超過一半,這個比例應該還在增加中,這個現象代表了長期租金收益的不穩定性甚高,因此,導致店面擁有者往往在租金高低與租期的風險之間,陷入極大的矛盾掙扎。
若純就投資的角度觀察,以承租者經營所能提供的是「商品」或是持續的「服務」,應該是一種解決上述矛盾現象的重要參考。因為,持續的服務才能提高客戶的再上門率,他的判斷標準應以能提供「附近型」客戶(不論是居住、工作或是經常經過的)的服務為主,這種店面的經營才易成功。
以往店面的投資者,係基於投資以賺取增值所得( capital gain)的心理去購買店面,當房地產市場景氣時,店面漲幅常很驚人,若再運用銀行貸款發揮財務槓桿作用,其投資報酬率自然更是可觀,此時之租金收益反而不是投資重點了。然而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時,一來店面價格不易增加,甚或反而容易下跌,二來租金調幅常因商店經營不易,而不能作較大幅度之調整,因此店面之購置需求,即可能每下愈況,故凡是擺明只售不租之店面,大多會被閒置。
商街與購物中心的競爭
未來的商業環境,可以說是「商街」與「購物中心」間的競爭,商街的優勢在於「服務」,商業中心的優勢在於「商品」,雙方都會向對方的優勢進攻,例如大型購物中心(或百貨公司),會不斷地運用各種可以剌激一次購足( one stop shopping)的促銷手段,企圖吸引所有「通過型」的客戶,因此,還會不斷聚集更多商品、商店或餐廳進入其內,使得「附近型」的客戶也可以進入其內消費,這種類似歐美大型商場( shopping mall)的消費型態,如果成功,零星店面的生存空間將會更小。
相對地,傳統商街中的店面,除了不斷地增加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(如可代收物品、代繳款、代訂貨)以穩固其基本地盤(「附近型」客戶)外,更會對某些特定商品採取更靈活的聯合促銷活動,以小蝦米對大鯨魚的策略,以贈品或價格,吸引「通過型」的客戶到店購買,再輔以持續性服務便利之優勢,拉回客戶。所以,也可以說是「一次購足」與「永久服務」之間的戰爭。誰會成功,端看努力。但處於這種大環境下,投資人在投資店面時,切不可有在短期內就期望獲利的心態,應該按部就班,先選擇正確的長期承租客,以各種合作型態,先有效的提昇租金收入,才可以順利以較佳價格出售,以達到投資店面的獲利目標。
本文作者為:股票上市公司基泰建設總經理馮先勉博士)
◎文章提供/住展雜誌

建地

為防止建商「超量推案」造成銀行風險,土地銀行首度祭出土建融總量管制,將北部四大建商集中開發地,列編為特種限制區!
據了解,一向為國內土建融龍頭銀行、融資餘額超過二一○○億的國營土銀,對北部新市鎮是否過度開發,造成當地房市供過於求疑慮加深,因此,繼實施地區別、縣市別的一般管控後,日前進一步將大台北地區的淡水、林口、三峽,及高鐵經過的桃園青埔等四大地區,首度執行總量管制貸款政策,以免「超量推案」造成風險。 金融圈人士表示,連土建融的龍頭銀行,都有所顧忌,「未來建商要繼續投入當地的開發,除非財力雄厚,否則財務調度不易」。 業界人士透露,土銀不久前婉拒國內某家同時擁有銀行、營造業的知名財團,投入淡水地區開發貸款案邀約,而連土銀這種額度無上限的土建融專業銀行,都擔心放款風險,「一般商業銀行應會更怕」。淡水也是土銀列入特種限制的北部四大地區之一。 相關人士指出,土銀目前執行總量管制,主要有兩套作法,其中,三峽台北大學、淡水新市鎮等地區,由於先前承作量非常多,因此直接以「不超過政府在當地開放土地開發總量的三分之一」,作為受理新件申請的門檻;所謂的土地開發總量,是以土地面積、容積建蔽率、樓高、戶數等相關數字設算得出。 至於林口及的青埔,則視地段及建物特質,例如高樓或是獨棟而定;令人矚目的是,先前外界一直對高鐵為營建業帶來的商機,有所期待,但土銀保守以對,主要是評估相關商機,要等六、七年才發酵,目前投入可能太早。 同樣以土建融業務為主的安泰銀,目前徵審過程也十分嚴格,例如同為台北縣,視交通機能與建案地點,貸放成數從「○」到七成五,呈現極大落差。據悉,包括八里、金山等位處北縣「較偏遠地區」,安泰銀直接表明「不會承作」;內部人士透露,土建融的授信最高八成五,很難再放寬。 至於被土銀列為警示區的淡水、林口、三峽等地,安泰銀對個案貸放成數,都壓在七成以下。 北台灣之外,房市正熱的台中七期重劃區,土銀內部也同樣有「過熱」的隱憂,對部分地段授信開始保守應對,例如有些地段過去能貸到七成,現在成數只有五成,且越往郊區,貸款成數越低。 2008/03/05工商時報

建地

别墅區

股市表現與房地產中預期心態危機

原先是預期農曆年前,台灣股市至少會彈升至八千五,甚至挑戰八千八的壓力關卡,上半年高點將會落在於九千八,也就是說,我的評估是在下半年景氣衰退之前,搭配選舉行情,台股還會有最後一次接近萬點的機會。沒想到,這兩天全球股市同步出現了暴跌,美國四年來的多頭可以說是宣告終結,而開春以來,其它市場包括先進的歐洲國家,或是新興國家如巴西、印度等,累計的跌幅均超過一五%以上,已經出現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。而我們呢?近期原本有機會完成三角形收斂,築出底部的台股,在連續兩天重挫七百點之後,線型嚴重被破壞,不要說萬點掰掰了,就技術分析來看,今年的低點有可能會下看六千三,短期的跌幅滿足點大約在七千二左右。如下面的日線圖、週線圖所示。  本週的全球股災,從禮拜一的美股盤前電子盤「非理性的」、「難得一見的」崩跌開始,這導致歐股全面重挫六%,這次股瘟就像病毒一再變種的流行性感冒,在全球竄流。緊接著亞股全面暴跌七%,香港股市單日重挫二千餘點,印度甚至跌掉十%,盤中還因此啟動暫停交易機制,來止住市場的恐慌性賣壓。美國聯準會為了展現挽救股市的決心,下猛藥,急忙在美股開盤前,以1982年以來未有的幅度,宣佈降息三碼,但是美股仍然走低,尚未止跌。這次席捲全球股市的劇烈風暴,就像混沌理論所談的「蝴蝶效應」,一隻蝴蝶振振翅膀,就搞得全球的法人東倒西歪、投資人個個呼天搶地。就在此時,國內外基金也正掀起了贖回潮。  著名的蝴蝶效應,談的是不可預測性:從一個事件開始,竟然誘發了一系列後續的連鎖反應。正如同,我們看到本週——全球股市的樹倒猢猻散。「蝴蝶效應」(Butterfly Effect),一方面說明了全球經濟的一體性,一方面也指出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,與測不準的本質。另外有一個「黑天鵝理論 」(Black Swan Theory), 也在最近爆紅,它同樣談世界的不可預測性超乎我們的想像,它指出:一般人總是只相信他所想要的、他所預期的發展,以致於忽略了世界往往不按照我們的期待走,等到發生了一出乎意料的重大事件,我們原本賴以支撐的假設,便一夕之間全部崩潰。  黑天鵝理論是這樣來的,以前的歐洲只有白天鵝,所以歐洲人沒有見過黑天鵝,「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」就成了一個沒有人懷疑的事實,一直到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,歐洲人的想法因此一百八十度翻轉,黑天鵝也變成了不吉利的象徵,像是我們所說的烏鴉一樣。這種翻轉,會造成人們心理很劇烈的震盪,因為「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」有數萬隻的白天鵝作證,但是要推翻它,只需要一隻黑天鵝就足夠了。也就是說,人們所習慣相信的信念、所樂觀看待的事件,有可能是錯的,而我們從未思考過「它是錯的」所造成的後果,我們期待的破滅,竟是如此之輕易。  本週的全球股市下跌,不只是有「熊」出沒的緣故,也是因為「黑天鵝」出現了。「黑天鵝」這裡用來指——出乎人們意料,並且令局勢發生重大轉折的事務,而這少數的、極端的情況決定著整體,像是911恐怖攻擊事件。這次全球金融風暴的「黑天鵝」,是美國次級房貸問題的惡化遠遠超出預期。投資人高度期待美國總統布希的經濟振興方案,可是卻大失所望,次級房貸問題更使得信用貸款危機加深,延燒到美國房地產市場,導致消費緊縮——經濟衰退的陰影,全面籠罩著美國。歐洲與早先的我國一樣,自以為可以躲過美國次貸風暴,但事實不然,蝴蝶效應般的骨牌效應,使得全球的金融風險直線升高,使得投資人措手不及。「黑天鵝理論」非常可以說明,如今投資人期待破滅之後,驚弓之鳥的心理。  二○○八年的第一週,經濟警訊就接踵而來,國際油價一開年便漲破每桶一百美元,當時我正在一個聚會上談全球經濟動向,今年全球經濟都共同面對著高油價、高原物料價格,以及通貨膨脹的壓力。而一月份的最後一週,投資人馬上面對的是全球股市——瀕臨到空頭走勢的現實問題。那天在聚會上我說,空頭應該是在下半年才會前來問候,沒想到我錯了,空頭敲門的時間點竟然就在不遠。蝴蝶,加上黑天鵝,加上熊出沒,這群動物奇觀,讓台灣農曆年前的紅包行情,硬生生變成了白包行情

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